心智障碍青年吴祺的就业故事

K19站长推荐 阅读:734 2024-09-09 14:49:59 评论:0

我有新名字了,杰克。”

咖啡师,令年轻人向往的职业,也包括心智障碍青年吴祺。3月26日,他收到新工牌,原先的“Wuqi”变成了“Jack”,证明他顺利度过首月培训,即将在星巴克杭州健康大厦店正式上岗。

2019年,吴祺从杭州湖墅学校职高部毕业,今年24岁。5年时间,在辗转公益书吧、工厂、洗车房等或短暂或失败的工作后,终于稳定就业。

微信截图_20240909150907.png

在星巴克内部,称心智障碍员工为“阳光伙伴”。吴祺很可能是第一位在吧台给顾客做咖啡的“阳光伙伴”,此前他们多负责清洁等外场的工作。

3月1日开始,吴祺在星巴克杭州野风现代中心店接受培训,为期一个月。这是一家臻选门店,楼上是写字楼。早上9点至10点半是生意最忙的时候,睡眼惺忪的白领们需要来一杯咖啡提提神。

这时候的吧台是“战场”,讲速度。吴祺一时插不上手,但他没有闲着,把杯盖杯子等物料备足、给机器加冰加奶、提前在外卖纸袋里放好杯托……为工作伙伴节省了不少时间。


“滴滴滴”,腰间的Timer(定时器)响了,提示要做“循环任务”。吴祺走入后区,拿起塑料筐和抹布,巡视整个门店。这期间,他需要清洁桌面,收拾垃圾,把客人坐乱的桌椅归位,摆放整齐。

“循环任务”每隔30分钟重复一次。10点半之后,客人少了,吴祺开始在吧台服务。他已经学会做美式和拿铁,每天大约要做十几杯。

拉花是吴祺最喜欢的咖啡步骤,会拉“爱心”,尽管有些时候“爱心”拉得不那么标准,但是不影响这杯拿铁的香醇。


黄爽是吴祺的店长,也是他的带教伙伴,在星巴克工作十年,是一位温柔细心的川妹子。相处一个月,她这样评价吴祺“努力、工作扎实,但也有一些‘阳光伙伴’的通病”。

给吴祺交待任务,要非常明确,比如做一杯美式、清洁一下外场,开放性的指令,吴祺理解起来有些困难。还有记性不好,刚刚教会的工作,可能一个转身就忘记了,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训练。

“但他态度是好的,不明白的事情,会主动问。”为了让吴祺有一个熟悉的工作环境,黄爽还有其他几位伙伴会一起去健康大厦的新店,继续支持他。


心智障碍群体就业方式分为竞争(一般)性就业、支持性就业和庇护性就业3种,区别体现在工作场所的主要人员构成和有无就业辅导员支持。吴祺属于支持性就业

一年前,为了协助心智障碍者能够进入一般职场,杭州市拱墅区残联、星巴克社区友好基金、杭州市拱墅区益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、杭州市湖墅学校共同发起了《勇往职前·点亮星途——心智障碍者职前准备》计划。

拱墅区残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,杭州市拱墅区益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职前培训系统,星巴克提供岗位和实训场地,杭州市湖墅学校建立职高毕业生三级转衔安置模式,为障碍者提供个别化、可实施的教育支持计划方案。


“益仁服务中心”的就业辅导员马胤中老师介绍,一名新个案通常要支持3-6个月。在入职前需要有理论课堂、情景模拟、实地实践等练习,既包含具体的劳动技能,也有职场人际关系、劳动人格等内容。

比如“同事说我说话太大声”“同事指导我修改文件内容”,当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回答。看起来是小事,但很多心智障碍青年失去工作,往往是无法理解职场规则导致的。

支持对象还包括学生的同事,引导他们理解心智障碍群体的行为模式,营造友善的工作环境,让他们逐渐成为“自然支持者”。


吴祺乘坐地铁上下班,要换乘,3号线换5号线,途中经过十几站。人生就像一趟地铁,从这个站上车,到那个站下车,每一站有每一站的风景,每一次换线去往不一样的目的地。

2024年春节,吴祺爸爸面临家庭的一个大抉择——要不要让儿子去星巴克上班。


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上班,意味着放弃好不容易申请到的低保。工作有工资拿,钱也比低保多,但是低保是国家发的,不会断供。“要考虑长远,五年后十年后呢?那时候我60岁了,没法像现在这样支持他了。”

辗转反侧了好几夜,他决定让儿子去工作:“工作让生活充实,有奔头。”

就这样,吴祺的人生地铁从“拿低保的3号线”,换乘到“自食其力的5号线”,家是“起点站”,星巴克是“终点站”。


吴祺很喜欢,也很重视这份工作。他在手机上设了5个闹铃,5:30、5:47、6:10、7:00、10:12。前面4个工作日用,生怕上班迟到。最后1个休息日用,他要睡懒觉。”

2019年,吴祺从杭州市湖墅学校职高毕业,先后去过好几个地方上班。他在公益性质的书吧工作过几个月,后来这家店不开了;去过洗车房打工,工友不友善;去过工厂,适应不了工作环境。

吴祺爸爸感叹:“我们的孩子去工作,需要家、校、企业相互配合。配合得好了,小孩的路就像爬楼梯,每一步都往上走。配合得不好,就变成了滑滑梯,一下子跌到底。


每天下班,吴祺都会带一杯咖啡回家给父母喝,这杯咖啡是员工福利。

两位家长至今清楚记得,小学一年级,吴祺去学校面试的场景。

当年的面试老师是湖墅学校的郤玲亚校长,她问吴祺两个问题:“1加1等于几,2+3等于几?” 吴祺答出来了,但是花了一点时间。郤校长对吴祺爸爸说:“能力还算可以,不要放弃,说不定以后还能上班呢。”

 


本文 K19康复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27.124.24.189:88/?id=104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